单枝更新:就是在一个枝条上同时培养结果枝和预备枝。春季萌芽后让结果母枝上部抽生的枝条结果,而将靠近基部抽生的枝条疏去花序培养成预备枝(图一),当年冬剪时去掉上部已结过果的枝条(图二),而将基部发育好的1-2个预备枝均留2-3个芽短截作为新的结果母枝,以后每年均按此种方法剪留结果枝和预备枝
另外,美誉灰霉病防治,营养枝摘心应延迟到10~12片叶时进行,幼龄植株或架面空间大时可延迟至14~16片叶。若营养枝生长势很强或架面空间大时可采用培养结果母枝的方法,即*1次留6~8叶摘心,待*发出副梢后再留4~6叶摘心,其余副梢可采取“隔一抹除法”和“留单叶**”摘心。 问: 什么是“隔一抹除法”和“留单叶**”摘心?
答:隔一抹除法:摘心后除保留前端的延长(4-6片叶反复摘心)外,对每节萌发的副梢隔一芽抹掉一个。
留单叶**摘心:留单叶**法的具体做法是:用大拇指贴紧叶柄,将嫩叶和叶腋中的生长点一起抠除,使其不再发出二三次副梢,穗上留1—2叶摘心,*副梢留4—6叶反复摘心。这样腋芽被掐除后,副梢上留下的一片叶长得接近主梢叶片大小,灰霉病防治,看起来就像主梢上的同一节位着生的两片主梢叶。这种方法比将副梢完全抹除要费点事,但有增加叶片数而不用反复摘心的优点。同时在*二年可以看到,经过这样处理的主梢上的结果枝中,双花序枝所占比例得到提高,且花序发育较大、较好。该方法适用于小规模葡萄园,可以在幼龄葡萄园、龙蔓延长枝及准备做长梢结果的母枝上应用。盛果期架面由于空间较小,不宜使用。
问:那明年的再下一年,到时的果枝(现在的营养枝)如果处理?是剪了,还是继续为果枝呢?
答:今年冬剪的时候,已将结果枝剪掉,营养枝明年就成了结果枝,在这个结果枝上同时培养结果枝和预备枝,春季萌芽后让结果母枝上部抽生的枝条结果,而将靠近基部抽生的枝条疏去花序培养成预备枝,冬剪时去掉上部已结过果的枝条,而将基部发育好的1-2个预备枝均留2-3个芽短截作为新的结果母枝,以后每年均按此种方法剪留结果枝和预备枝。其实就是反复进行的。当结果枝组形成过多的枝丫后,可以有目的的在结果枝组的基部或主蔓上利用新芽培养新的结果枝(结果枝组),冬剪时从基部剪除老的结果枝组。
问:母枝需要年年更新?
答:结果母枝是成熟后的一年生枝,其上的芽眼能在*二年春季抽生结果枝。结果母枝可着生在主蔓、各级侧蔓或多年生枝上。将结果母枝下方成熟的一年生枝剪留2—3个芽,即可作为预备枝,发生的新梢将成为下年的结果枝。通俗的说:一年生的枝条就是结果母枝,您人为保留果穗的叫结果母枝,将果穗去掉、今年不挂果的(留着明年挂果)叫预备枝。这样做主要是防止结果部位无限扩大和调节葡萄明显大小年,如果两个枝条,您都让它挂果,就会消耗果树太多的营养,造成明年的挂果太少。
问:我的是自己家里种的几棵美国大提子,三年了,今年年结果,请问保留几串果子?
答:根据壮枝留两个果穗,一般枝留一个果穗。弱枝不留果穗的原则。另每隔25-30厘米留一个结果枝,多的不要。凡果穗前5-7片叶后可以摘心。
葡萄房枯病初发病时,先在果梗基部产生淡褐色椭圆形病斑,逐渐扩大后,变为褐色,并蔓延到穗轴上和果粒上,使穗轴萎缩干枯;果粒发病,首先以果蒂为中心形成淡褐色同心轮纹状病斑,有时轮纹不明显,由果蒂部分失水而皱缩,后扩展到整个果面变褐、软腐,病斑表面产生稀疏而较大的黑色小粒点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,最后干缩成灰褐色的僵果,挂在树上长期不落。叶片受害,较初呈红褐色圆形小斑点,逐渐扩大后边缘褐色,中部灰白色,后期病斑*散生小黑点。房枯病病果与黑腐病、苦腐病较难区别,从外观上看房枯病果的小黑粒点分布稀疏、颗粒较大,小粒点半埋于果粒表皮下。苦腐病果上的小黑粒点较小,分布很密。黑腐病果的小黑粒点小,分布密而均匀,并且小黑粒点是在果实表皮以下,病果干枯后多呈蓝灰色。
病害原因
7~9月发病较多,果实越接近成熟期越易发病。气温在15~35℃时均能发病,但以24~28℃较适于发病。一般欧亚种葡萄较易感病,美洲系的葡萄发病较轻。在果实着色前后,高温多雨的天气,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。
防治方法
(1)及时剪除病果并深埋非常重要。另外,病果、病枝是该病菌的越冬场所。冬季修剪后的清园也很重要(2)增施**肥料、磷肥、钾肥与微量元素肥料;适当减少氮素肥料的用量,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。(3)葡萄上架前喷洒3~5°石硫合剂,展叶期全株喷洒200倍毕量式波尔多液。
葡萄炭疽病又叫晚腐病。
是对葡萄生产威胁较大的病害,能造成果实大量腐烂,还能侵害苹果、梨等多种果树。主要危害着色或接近成熟的果实。
发病规律:该病为病害。病菌在1年生枝蔓表层、病果、叶痕、穗梗及节部越冬。翌年5月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,通过风、雨、昆虫传到果穗上,引起初次侵染。病菌孢子的扩散和传播主要靠雨水,孢子萌发及侵入也需要较高的湿度。每次降雨后,田间即出现一批病果,一般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,美阳灰霉病防治,7-8月份进入盛期。夏季多雨病害发生重,巨玫瑰灰霉病防治,如在葡萄成熟期遇高温、多雨天气,常导致病害流行。管理粗放病害发生重。
危害症状:主要侵害葡萄果实,也能侵害叶片、新梢、卷须、果梗和穗轴等部位。果实发病较初在果面产生针头大小的褐色圆斑,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凹陷,表面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。天气潮湿时病斑*有诽红色粘质物。发病严重时,病斑可以扩展到整个果面。在欧美杂交种葡萄上,病果多软腐脱落;在欧洲种葡萄上,—般干缩成黑色僵果。果梗或穗轴发病,产生暗褐色长圆形凹陷病斑,并有排红色粘质物,严重时病部以下果穗干枯脱落。叶片发病初为褐色小圆斑,稍凹陷,当小病斑密布全叶,病斑相连时,往往使叶片枯黄脱落。新梢受害时呈现淡黄褐色病斑,被害部易脱落,残痕处有绯红色粘质物。
防治技术:1、铲除越冬菌源。结合修剪清除病枝梢、病穗梗、僵果、卷须,扫清落地的病残体及落叶,集中烧毁。春季葡萄发芽前喷1次5%菌毒清水剂200-300倍液,铲除枝条上越冬的病菌。2、喷药保护。从园内发现病菌分子孢子开始,到采收前半个月,每隔15天喷药1次,连喷3-5次。一般于开花前后结合白腐病的防治,各喷1遍1:0.5:200倍波尔多液,重点保护果实,或用70%代森锰锌或75%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-800倍液,80%喷克或大生M-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。除波尔多液外,其他药剂在雨季需加入0.03%皮胶或其他粘着剂,可提高药效。